5822yh银河(国际)网页版-官方入口

对话杉杉股份高管:“双料冠军”如何穿越周期?修炼内功、出海并购多管齐下 2023年12月04日 11月28日,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京开幕,双料冠军杉杉股份(600884.SH)携其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主营业务,以科技之树的形象亮相链博会。

11月28日,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京开幕,双料冠军杉杉股份(600884.SH)携其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主营业务,以科技之树的形象亮相链博会。

在链博会的展台上,记者看到,运用环形屏、透明屏、115寸巨幕TV等新型显示技术,杉杉股份展示了其应用于最新一代高端电动车的4C快充负极、硅基负极和硬碳负极产品,同时还带来了其高端LCD、OLED、车载用偏光片等产尖端显示产品。

首展日上,杉杉股份董事长郑驹、杉杉科技董事长李凤凤、杉金光电总裁朱志勇共同出席,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采访,对外完整阐释了杉杉股份“成为受人尊重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的战略意义,以及在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双主业的布局将如何穿越周期、链接世界以及科技报国的商业故事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梦想与雄心。
脚踏实地修炼内功
1999年,杉杉股份从服装产业转型锂电材料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化的企业。2021年,杉杉股份又一次转型突破,通过并购LG化学偏光片资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企业,实现了光学芯片的国产化,公司也由此形成双主业的发展格局。
郑驹强调,目前上市公司全力聚焦这两大主业,逐步将两大主业以外的其他业务进行剥离。

目前,杉杉股份已完成国内7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以及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布局,拥有12条全球领先的偏光片产线(含建设中),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京东方等全球巨头在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子、储能、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合作伙伴。

2022年,杉杉股份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突破20万吨,偏光片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25%扩大至29%,两大主营业务均蝉联全球第一,成为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今,深耕中国的杉杉股份正在与锂电池产业链一同出海,踏上全球化的全新征程。在偏光片板块,其通过收购海外资产,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落实高端偏光片技术的国有化和自主可控。
在科技之树上,“成为受人尊重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的标语尤为吸睛。朱志勇这样阐释全球化的意义,“使用合乎全球公允的法律法规、合规性的商业模式、依靠根本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去经营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在链博会同期配套的以“智车新时代,产业新格局”为主题的论坛中,郑驹的演讲题目是《以双龙头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崛起》。
郑驹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消费升级产品将主导未来乘用车市场创造需求,用户对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有了更加清晰和高标准的要求。
“因此,汽车智能化升级对车企、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先进的负极材料支持动力电池更高续航能力、更长循环寿命、更安全稳定性、更快充电速度;以更高性能的车载偏光片支持各类环境下的屏幕显示功能,包括耐高温、高湿、不同视角可视度等功能,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崛起。”郑驹提出。
与此同时,当被问及新能源行业处于周期波动时的应对策略,郑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杉杉的策略是极致降本,对工厂的综合成本、采购成本、人员成本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产品性价比。”
李凤凤补充谈到,提高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其一是保持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对于负极材料板块而言,石墨材料的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技术储备尤其关键;其二是企业管理,要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其三是人才和团队的竞争,加强平台的粘性。李凤凤强调,“越是在卷的时候,越需要深耕客户,练好内功。”

海外建厂,负极迈出全球化第一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供货商,杉杉股份大部分负极材料产品直供给了全球三大锂电龙头。

在郑驹看来,整个锂电池的产业链中,只有负极这一条产业链是可以不需要通过材料的进出口、在国内就能形成产业闭环的环节。
与此同时,“我们有至少30%以上的产品是出口到海外某头部客户,所以全球化这一步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

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国内锂电池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产业链集体出海成为了一大特点。

9月27日,杉杉股份公告,计划投资不超过12.8亿欧元,在芬兰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两期项目产能规划各5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24个月。
“出海实际上是整个行业倒逼的。”李凤凤坦言,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着手考虑出海,调研了十几个国家之后最终第一站选择了芬兰。目前,该工厂已经完成了拿了地,正在进行环评、相关规则的报批和审核以及团队的组建,公司希望该工厂能够在2025年实现投产。
对于项目选址芬兰,公告提到,北欧电力以水电、生物质燃料等绿电为主且电价较低,并可通过水路船运到西欧、中欧等主要电池客户,项目选址芬兰有利于公司依托当地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和战略地域优势,积极拓展欧洲市场客户并响应其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得益于中芬之间的友好关系等原因,芬兰正成为锂电企业的出海欧洲的热门落脚点。除了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和中伟股份等锂电的上游材料供货商先后公告了新增产能将落子芬兰,锂电企业蜂巢能源也跃跃欲试。除了中国锂电材料企业,芬兰还吸引了巴斯夫、Johnson Matthey、Critical Metals、Neometals等国外投资者。
尽管锂电出海是大势所趋,但全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如何融入当地的负极材料供应链是一大课题。李凤凤表示,希望芬兰项目能够在海外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产业链的培育。而这,绝非易事,因为这涉及原料、设备工艺以及负极材料最为关键的石墨化能力。
与此同时,高昂的建设安装成本也是锂电产业链出海面临的挑战。“这是我们海外的第一个工厂,因此我们会非常严谨地测算相关投资成本。”郑驹强调。
郑驹同时坦言,在锂电池激烈“内卷”的周期中,对于杉杉股份这样的头部企业而言也意味着机遇。“因为行业爆发性增长之后,入局负极材料的企业非常之多,但技术参差不齐、扰乱市场的低价乱现象频现,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海外并购,承接偏光片产能向内转移
值得一提的是,杉杉股份的另一支柱板块偏光片业务也在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1年2月,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并成立杉金光电,成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确保了高端偏光片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并购的基础上,杉杉新增6条偏光片前工程产线。新增项目全部达产后,杉杉将凭借12条前工程生产线、超过3亿㎡/年的产能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今年9月27日,杉杉股份公告,下属子公司杉金苏州及其全资子公司杉金广州拟以人民币约14.07亿元的初始转让价格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韩国及越南的SP业务及相关资产。
公告解释,SP业务具体包括用于OLED显示屏的特殊偏光片产品,车用LCD业务中的及可在苹果公司或其关联方的产品上或者供之使用的LCD偏光片产品。

Omdia数据显示,LG化学的SP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其OLED电视用偏光片占全球40%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二;车载显示屏用偏光片占全球25%市场份额,并和全球主流上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CINNO Research的预计,到2025年OLED偏光片总增长幅度约为10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

本次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的SP业务后,将大幅提升OLED偏光片的国产化水平,同时亦将加快公司OLED偏光片业务拓展速度,拓宽公司产品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偏光片业务发展空间及长期竞争力,促进公司偏光片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朱志勇介绍,杉杉股份在偏光片领域大规模投资的信心实际是基于对市场的洞察。“面板客户正在往中国集中。虽然这两年的电视机台数下降,但大尺寸偏光片的面积出现增长,所以我们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很有信心。”
“我们希望,以丰富的光电材料产品体系,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助力AR/VR、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郑驹表示。



Please select your city
 
Baidu
sogou